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市场 汽车市场

国外汽车的发展现状,国外汽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特征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的主要特征本茨发明汽车,,载客的四轮马车就装备了弹簧悬架,18世纪和19世纪相继问世的蒸汽机车、电动车及内燃机技术为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车早期的发展,包括汽车基本部件的独立发明,大多是依赖于对自行车和马车改进起步的,这其中有钢管构架、滚动轴承、链传动、差速器及充气轮胎等技术,当初一些著名汽车厂商如法国标致,德国欧宝等公司还是由自行车厂商演化而来的哩。1908

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的主要特征

国外汽车的发展现状,国外汽车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特征

本茨发明汽车,,载客的四轮马车就装备了弹簧悬架,18世纪和19世纪相继问世的蒸汽机车、电动车及内燃机技术为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车早期的发展,包括汽车基本部件的独立发明,大多是依赖于对自行车和马车改进起步的,这其中有钢管构架、滚动轴承、链传动、差速器及充气轮胎等技术,当初一些著名汽车厂商如法国标致,德国欧宝等公司还是由自行车厂商演化而来的哩。1908年福特第一代T型车成为最早批量生产的大众化轿车。早期汽车的车身设计仿照马车,有的结构竟简单到“四个轮子一把伞”,后来逐步发展到在车身上加装挡风板、挡泥板和挡风玻璃等装备。最初的福特T型箱式车身空气阻力很大,当时只能简单地依靠加大发动机功率来克服空气阻力。30年代中期,著名汽车设计师波尔舍设计了流线型车身的甲壳虫轿车,这辆仿生轿车车身设计考虑到空气动力性,且造型新颖,深受大众喜爱。到90年代,甲壳虫轿车累计生产了2000多万辆。随人体工程学和流体力学的研究深人,5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具有较小空气阻力的船型车身和鱼型车身。70年代后期,为克服世界性能源危机而降低油耗,汽车造型又出现进一步减小风阻系数的斜背式车身。80年代以来,由于风洞试验技术的应用,汽车造型趋向楔型车身方向发展,体现舒适、安全、环保和节能性的完美统一。由于对汽车零部件的不断改进以及发明成果的及时应用,到1908年,汽油机汽车的典型结构已完全脱离了1900年时四轮马车那样的原始形态。法国人首先把发动机移置到驾驶员的前方,并加上罩子。当发动机功率增大、汽缸数增多时,机罩和轴距相应地加长。后来法国人的方案很快得到普遍采用。1901年以后,许多汽车已采用方向盘代替手把转向。1908年美国汽车的方向盘开始普遍装于左侧,这样最适合右行制道路驾驶。转向节的应用,使前轮转向无需涉及整个前桥一起转动。1903年,化油器改进后,能用节气门控制车速,使汽车的控制变得更为灵敏。随着发动机不断改进,其功率、尺寸、油耗和排放性能均有提高。与此同时,高能点火装置也在发动机发展过程中得到应用。由于减震器和独立悬架的出现,使汽车车轮改变了刚性,提高了乘坐舒适感。座椅前移并置于车体内,增加了保险杠和仪表板;把当时的敞开式汽车,改装成可折叠的帆布车顶,从而使车辆全天候使用成为现实。1923~1924年间,四轮机械制动开始广泛采用,并成为一种标准结构。此外,还采用了低压大轮胎,使轮胎压力降低了一半。在1925年的汽车上,推广应用了控制更加灵敏的转向机构。1925年又出现了能快速拆卸钢圈的轮胎,代替嵌入式轮胎,使轮胎更换更加方便。为缩短油漆的干燥时间,福特T型车来用快干的黑色油漆。这种单一颜色的车辆,从1913年后就逐渐受到用户的拒绝。后来,“杜邦”喷漆的出现,才使大量生产的汽车变行五彩缤纷。低车架结构作为一种创新的车型,于本世纪30年代初得到推广。这种低车架结构可降低重心和高度。1935年,通用汽车公司的车型推广了创新的龟背式车顶,这种车的车顶用整块钢板冲压而成,使汽车更加安全,并且制造时的冲压工艺也更为经济。1932年型的福特V8发动机,由于缸体采用整体铸造工艺,使整车成本显著下降。从本世纪20年代到1950年,美国汽车的平均率由15千瓦增加到80千瓦。最早的汽车转向灯是把带电池的灯泡装在手套内,夜间行车时,人们就能看清驾驶员戴手套打的手势。在1885~1910年间,因为汽车上没用电设备,所以大多数汽车不需要蓄电池。到1911年,蓄电池的可靠程度超过了干电池,而且能重新充电再度使用。汽车上首次应用电灯是1898年“哥伦比亚”号汽车,这是一辆用蓄电池驱动的电动车。70年代后期起,汽车进入综合技术及高科技广泛应用的发展时期。从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节能技术、信息技术到加工技术,汽车综合了各工业门类的众多技术,装备了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防抱死制动、安全气囊、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系统先进装置。现代汽车造型新颖,曲线流畅、动力强劲,操作安全、使用洁净、乘坐舒适。在高新技术融入下,未来汽车将可能改变目前机械产品形象,而成为21世纪的电子产品。汽车,在饱经沧桑的旅程中走过了一百多年。自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性能虽已远远超过了过去。但汽车作为一种具有四个轮子、依靠内燃机动力、用以载人行驶的运输工具,这个基本概念并未发生变化。而汽车工业则与此相反。它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已经历三次戏剧性变革。这三次变革使汽车工业从集中在法国和德国的一小批技工和修理工组成的手工行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庞大产业。现在汽车工业正进行着第四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是将高新技术应用到汽车上,将对汽车工业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第一次变革(1910年前后) 早期的汽车实际是一种供富人游乐消遣的单件生产的“工艺品”。以后,随产量增长,进人成批制造阶段,但每批产品只是相似,并不完全相同。1908年,享利·福特设计了依靠新制造体系生产的T型车。而这一新制造体系(装配流水线)却将世界汽车工业领入了大量生产的新时期,使汽车成为供大众使用的标准化产品。新的生产技术、新型产品与新型工厂社会组织系统相结合,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中创造出了变革的奇迹,从此改变汽车生产的历程。所谓的新型工厂社会组织系统是根据“福特主义”的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即每个工人都承担一种重复的常规作业,组成一条高效率的流水线。其结果是大幅度地降低了汽车成本,扩大了汽车生产规模,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汽车工业,使世界大部分汽车生产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第二次变革(50年代) 第二次变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欧洲人发起的,由于欧洲各国的税收制度、旅行方式、道路条件及国民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各国在汽车工业发展上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同。结果,当50年代关税壁垒开始打破时,欧洲汽车厂商在国外市场上向用户提供的汽车型号特别多。在美国厂商看来,这是不成熟的象征,表明其汽车工业仍停留在小批定制产品和手工业上。美国汽车厂商很早就采用单一的标准汽车尺寸他们以为欧洲情况也应如此。他们估计汽车厂商采取扩大产量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可将小厂家从当时经济规模占突出地位的汽车工业中排挤出去。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欧洲汽车厂商利用产品多样化特色很快占领了许多市场,并且大量进入美国。而美国的标准尺寸汽车体积太大,能耗太多,在国外找不到市场。因此在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汽车业由于丧失市场份额而一蹶不振。第三次变革(60年代后期) 第三次变革起于60年代中期,是日本汽车厂家发起的。它们通过采用两种新的管理概念,使福特主义的大批生产系统趋于完善。一种是“全面质量管理”,即让工人在组织和完成他们的工作中承担更多责任。另一种是“准时供应”,即使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和材料、设计图样及生产工具源源不断地送到汽车厂家,“准时供应”也称看板管理或精益生产。这是继美国福特创造的“大量生产方式”后,管理上的又一场革命。它比大量生产方式更趋完善,其追求目标是不断降低成本,无废品,零缺陷、零库存和产品多样化,即以最少投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这两项突破综合了前两次变革的优势,使得日本汽车厂商在世界竞争中取得巨大成功。但是,当今的欧洲汽车厂商(有许多是日本子公司)很快依照了这两种方法,从而大大加剧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竞争。第四次变革(现在) 第四次变革不会使汽车的基本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不会采用任何新型式的发动机。未来汽车很可能同目前的汽车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但采用高新技术将使汽车厂商能够让他们生产的汽车更能适应安全、能源和环保法规的变化。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敏捷生产、虚拟现实技术等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大量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高新技术的引入正对汽车工业产生巨大影响。第四次变革从根本上改变汽车工业的性质,它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生产、采购和销售;大型汽车集团之间的联合和竞争态势加剧及一些次发过国家汽车工业的先后崛起,这些迹象表明,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在发生变化,正进入一个多极化竞争的时代当汽车在欧美国家问世时,曾闹出过许多今天人们难以置信的笑话。最先起来咒骂汽车的是赶马车的农民,因为疾驰的汽车往往会惊颠他们的拉车马匹。汽车由于交通事故、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的原因而一度在各遭到许多人反对或限止行速。除法国外,欧美各国曾制定过“红旗法”,即迫使驾驶员雇人在汽车前1/8英里外手持红旗引路,限制汽车的车速不超过4英里,这相当于步行的速度。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要汽车的呼声日高,显赫汽车速度的汽车赛开始盛行。1901年享利·福特赢得了一场使他名声远扬的车赛。当时托马斯·爱迪生在观赛后预言:“马的末日已经来临”。爱迪生的预见是正确的,取代马车的汽车已经把人类送进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近一百年来,汽车文明的渗透的确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汽车已被人们认为是“改变世界的机器”。首先,汽车工业发展推动着成千上万的零部件企业的崛起,带动着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橡胶、机床、建材等相关行业的高速成长,造就了全世界3亿多人的就业岗位。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汽车工业在经历“装配汽车时代”和“设计汽车时代”后,进入了“科学的汽车时代”。科学的汽车时代创造了高新技术市场,诱发了新兴工业如汽车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工业机器人及计算机等行业的日新月异,航天、航空、生物、环保和信息高新技术的融入,使汽车研究与开发的范围更广泛,规模更庞大,充分体现“大科学”趋向。全世界现有9亿多辆汽车的保有量及7000多万辆汽车的产销量。汽车的应用推动着世界各国公路网络的形成,促进大中型城市生成和市郊化发展;创造汽车服务业新的商机,汽车银行、汽车餐厅、汽车影院、汽车旅馆和汽车艺术之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汽车文化已渗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汽车文明正在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波及效应。总之,汽车这个四轮驱动交通工具,从它问世之日至今的百年历史证明,人类创造了汽车文明,而汽车文明递变所释放的巨大能量又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三次重大变革的主要特征

汽车发展史——早期 (1):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世纪末在欧美各国,出现了一个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汽车的车身和其它机构也在迅速改进。到了19世纪期,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制造了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两年后,代又制成了形状类似公共马车的蒸汽汽车。这辆公共汽车能乘坐8个人,创造了在平路上时速为9.6km/h,坡道上时速为6.4km/h的世界纪录。 (2):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制成了比嘉内的汽车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车,并开始了公共运输事业的企业化。他的车可以乘载22名乘客,时速32km/h,营运后很受欢迎。1834年,发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苏格兰蒸汽汽车公司"。 (3):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二) 1805年,美国人艾文思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费城港当局为了疏通费城港,委托艾文思负责制造的,原来打算是制造疏浚船,不料船制成以后,因发列作业场地不在海岸边,于是不得不考虑将这艘蒸汽船运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用船上的蒸汽发动机驱动。这样便把船运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陆两用车。它也成为现代水陆两用汽车的鼻祖。 (4):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衰落 在蒸汽车的最初发展时期,它们的设计都很简单,就是把一个蒸汽机装上底架和轮了。为了达到一定的输出功率,就要有个尽可能大的锅炉;为了达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备有充足的水和煤;车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结实的底架和坚固的车轮。就这样,恶性循环,车越来越笨重,操纵越来越困难。 所以,这些大型蒸汽车仅适用于定班的往返行驶,路线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应。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动困难,车太重,车轮窄,惯性大,转向不灵敏。有时候明知要减速转弯就是慢不下来,转不过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撞上障碍物,要么就是制动太狠,轮轴断裂。更可怕的是,炉压过高,一时难以控制,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件。 (5):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再度兴旺与最后没落 19世纪末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美各国政府深感马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又开始大力倡导动力机车。在此号召下,各国的蒸汽一事业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再次迅速发展起来。 法国人阿美德·珀列·配尔于1872年制造了一辆四轮蒸汽长途公共汽车,这辆车装有两台V型蒸汽发动机,它还具备有近似于现代汽车的变速器和转向盘。 1883年,法国人提翁·浦东合组汽车公司,制造三轮蒸汽车。从此蒸汽车由单个试制进入了工业生产阶段。 在载客汽车发展的同时,载货蒸汽车也发展起来。载货汽车要求牵引力大,能够爬坡。早期的蒸汽货车的典型式样是发动机在前,后轮驱动,并有宽敞的车槽。 (6):汽车发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哥德利布·戴姆勒也同时研制出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第一辆量产的汽车 1908年,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四轮汽车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福特T型车一改以往汽车马车型的造型,加上功能配置上的创新和改进,使它成为当时城市最佳的个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卖出1.9万辆。1920年,T型车从装配线退役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 第一辆划时代汽车 大众甲壳虫成功是众所周知的:它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目前,大众汽车公司又推出新甲壳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不讲究豪华,而且价格大众化。 第一辆微型汽车 (7):几大汽车公司的发展史 福 特 汽 车 公 司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它是一个以生产汽车为主,业务范围涉及电子、航空、钢铁和军工等领域的综合性跨国垄断工业集团。它于1901年成立于美国的底特律,目前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迪尔伯恩市,拥有职工总数达37万人。公司下设工程研綤?⒅行摹⑸杓撇俊⒊瞪碛胱氨覆恳约案髦肿庸?尽9?镜牟?凡坑址治?挚戏植亢透L胤植浚?谒?熘?牧挚洗舐健⒘挚铣鞘泻透L赝猓?褂懈髦纸纬怠⑴艹怠⒋罂统岛透餍涂ǔ怠? 公司创始人福特一世是农家子弟,他被称为现代汽车的创始人。他设计了福特T型车,并在流水线上装配,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一辆汽车,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在20年中创造了1500万辆的生产记录,同时使福特公司在1911~1927年间一度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公司、福特T型车的生产历史,被称为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 老福特曾两次创办汽车公司都归于失败。第三次他聘请了专家,为他预测市场并提出廉价车的设想,建立了分布广泛的销售系统。享有“机械化天才”美誉的设计师为他设计了生产流水线。这些工作的完成,才使他的T型车源源不断地融汇到市场中去。当他获得决定性成功,登上“汽车大王”的宝座后,他辞退了这些功臣,开始个人独裁和家族垄断。当时公司里五百多高级职员中,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财务混乱到继续为死了的职工发工资的程度。结果使通用汽车公司后来居上。在公司危难之际,受过高等教育的福特二世走马上任,并带来一批智囊人物。公司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但家族的恶习使福特二世重蹈复辙。他刚愎自用,断然解雇为之创造数亿美元利润的汽车英才雅柯卡,震惊朝野。 1980年至1982年短短两年,公司亏损已达30亿美元。濒临倒闭。在再度危难之际,福特二世以拥有公司40%的股份光荣退休了。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条件下是应该分开的。新领导上任后,改革了管理体制,调动了工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为公司的振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9年营业额达969亿美元。稳稳地坐住了美国汽车业的第二把交椅 (8):通 用 汽 车 公 司 汽车公司标志,图中“GM”是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的简称,取自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 多亿美元。其标志GM取自英文通用汽车两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除生产销售汽车外,还涉足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工业自动化和金融等领域。从汽车产罧矗?霉?菊济拦?挡?康囊话胱笥遥?〗纬翟蛘?0%左右。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蛉耍?植荚谑澜缟?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本土共有六个轿车分部,分别为别克分部、奥兹莫比部、卡迪拉克部、雪佛莱部、旁蒂克部及GMC部,另外在世界各地还有不少分公司,其中通用欧洲公司最大,欧宝和弗克斯豪尔两家的汽车年产量已过百万。不久前,通用又收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跑车研究生产部门英国的莲花汽车工程公司,使通用汽车家族再添实力。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目中享有盛誉。 (9):奔 驰 汽 车 公 司 Mercedes-Benz 三叉星象征着征服陆、海、空的愿望。此标志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戴姆勒公司原商标是三个尖的星,而奔驰公司的商标是二重圆中存“奔驰”(BENZ)字样,两者合并后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商标为单圆中的一颗三叉星。 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厂家,以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豪华汽车闻名于世。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德国按销售额排为第一大汽车公司,按销售量则位居第二。它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 奔驰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汽车公司最初还被分为所谓的曼海姆版和斯图加特版,到了1936年产品统一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1945年,奔驰公司开始生产卡车,1946年又重新恢复了轿车生产,逐渐恢复了世界主要高档轿车生产厂商的地位。1989年,为了便于管理,公司改组成为戴姆勒-奔驰工业集团,其汽车部改称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 奔驰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雇员总数为18.5万人。年产汽车60万辆。奔驰汽车公司经营风格始终如一,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和高级别汽车产品。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足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却名列前五名。奔驰的最低级别汽车售价也在1.5万美元以上,而豪华汽车则在10万美元以上,中间车型也在4万美元左右。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奔驰的载重汽车和专用汽车、大客车品种繁多。仅载重汽车就有l10多种基本型。奔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车生产厂家,其全轮驱动3850AS载重汽车最大功率可达368千瓦,拖载能力达220吨。1984年奔驰公司投放市场的6.5吨至l1吨新型载重汽车,采用空气制动、伺服转向器和电子防刹车抱死装置等新技术,使各大载重汽车公司为之震动。

在100余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中,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3重巨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T型车,发明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第二次变革是欧洲通过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美国又转回欧洲.第三次变革是日本通过完善生产管理体制,形成精益生产方式,全力发展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轿车,日本成了继美国、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一、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

1892年,美国查尔斯.杜里埃和弗兰科.杜里埃兄弟制造出美国第一辆以汽油机为动力的器车。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提到福特汽车公司,自然想到T形车。由于这种汽车的外形像T字,责成职位T形车。T形车可说是将家庭轿车神化变为现实的第一种车型。

在T型车出现以前,汽车是为少数人生产的奢侈品。为制造理想的大众化汽车,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T型车。T型车的出现,是汽车从有钱人的专利品以变而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在长达20年的T型车生产期间,T型车被称为“运载整个世界的工具”。

1913年,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汽车装配时间从12.5h缩短到1.5h。从1908年到1927年,T型车共生产了1500多万辆,这一车型累计产量记录直到1972年才被德国甲壳虫型汽车打破。售价从开始的一辆850美元,最后降到360美元。1915年,福特一个公司的汽车年产量就占美国汽车公司总产量的70%,而当时生产汽车历史较长的德、英、法等欧洲各国的汽车总产量也不过是美国产量的5%。

由于亨利.福特仅注重生产成本,不重视产品改进,十多年生产的T型车显得单调、简陋。到1927年,带有豪华饰件的通用公司的雪佛兰型汽车赢得了用户普遍欢迎,终于击败了垄断汽车市场20年的福特T型车,使他最终退出了汽车舞台。

二、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对美国汽车的一统天下不满。但是,由于当时欧洲的汽车公司尚不能一大批量生产、降低售价与美国汽车公司竞争。于是,以新颖的汽车产品,例如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承载式车身、微载式车身、微型节油车等,尽量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国民爱好等要求,与美国汽车公司抗衡。因此,形成了有汽车产品单一到多样化的变革。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例如:严谨规范的奔驰、宝马;轻盈典雅的法拉力、雪铁龙;雍容华贵的劳斯莱斯、美洲虎、神奇的甲壳虫、风靡全球的“米尼”等车形纷纷亮相。多样化的产品成为最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

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为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有提高到1500万辆。世界汽车工业有由美国转回欧洲。

三、第三次变革——精益的生产方式

世界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日本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及丰田汽车公司和第二大汽车公司即日产汽车公司均创建于193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政府颁布了《汽车制造业企业法》,表明对发展汽车工业给与支持。二战中,日本政府关闭了美国在日本所建立的汽车制造厂。二战后,日本不允许外国到日本建厂造车。尽管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业仍然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在日本逐年增加。196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为汽车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各汽车公司及时推出物美价廉的器车,其售价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相比下降了30%~50%,于是日本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日本称1966年为普及私人汽车的元年。

同时,以丰田汽车公司公司为代表的几家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及时生产系统两种新型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前者要求工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后者要求做好技术服务,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197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198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猛增到600万辆。

由于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迎来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车道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和日产汽车公司“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的广告实现了美好的愿望。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仅为16万辆,远远低于当时美国和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水平。但到1967年,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为继美国、欧洲置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即世界汽车工业有发生了从欧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转移。

文章标签: # 汽车 # 公司 #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