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汽车漂移教学设计,汽车漂移的原理

tamoadmin 2024-07-21 人已围观

简介1.我喜欢的玩拒具小赛车作文400字2.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3.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4.语文教案5.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教学设计6.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2009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科学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都

1.我喜欢的玩拒具小赛车作文400字

2.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3.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4.语文教案

5.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6.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

汽车漂移教学设计,汽车漂移的原理

2009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S: 32 Cu:64 Zn: 65 Cl:35.5 Fe: 56)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3.右图所示的结构最可能表示的是( )

A.一对染色体 B.一个细菌 C.一个基因片段 D.一个精子

4. 2009年4月至5月间,在墨西哥、美国、日本等国家爆发了甲型HIN1流感疫情.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甲型HIN1流感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侵入人体的甲型HlN1流感可以称为抗原

B.将患者进行医学隔离治疗,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这一行为只能预防消化道传染病,而对预防流感这类呼吸道传染病是无效的

D.甲型HlN1流感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等特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如图所示的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发电机原理的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8.对下列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B.发高热的病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C.煤气中毒时,人体会出现严重缺氧症状,原因是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9.在I、II、Ш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份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 )

A.培养皿I和III B.培养皿II

C.培养皿I和II D.培养皿II和III

10.化胆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 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11.下列各项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A.月相变化 B.太阳东升西落

C.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D.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3.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

C.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

D.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

15.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2HCl ==MnC12+H2↑ B. Mg +MnSO4== MgSO4+Mn

C. Mn+Cu(NO3)2===Mn(NO3)2+Cu D. Fe+MnSO4 ==FeSO4+Mn

1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17.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 )

A.火线和零线短路 B.电灯L短路

C.电线AC段某处断路 D.电线BD段某处断路

18.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 12克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0C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19.小施学校的教学楼有东、南、西、北四扇大门,放学后要求都要将门关上。平时传达室的蒋师傅住在南门,每天都要跑三个地方检查门是否关上,非常辛苦。小施学了电学后为减轻蒋师傅的工作量,设计了一电路图,即三个门中只要有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则代表该扇门的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20、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

A.一定小于100牛一B.一定大于100牛 C一定等于100牛D.可以大于100牛

21、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uSO4·5H20是纯净物 B.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C.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

22.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5分)

23.(5分)水是生物体必需的重要物质。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有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请说出一项生物体内水的重要生理功能 。

(2)、植物体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其中进入叶肉细胞内的一部分水分成为植物体

过程的主要原料。

(3)、人体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来获取水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还可以通过

途径获得水分。

(4)、植物体主要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失水分,而人体则主要通过泌尿、出汗等方式排出水分。请再列举一条人体排出体内水分的途径 。

(5)、一般情况下,夏季人体每日的排尿量比冬季少。原因是 。

24. (6分)右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心脏的不同部位。据图回答:

(1)、与图中5部位相比较,图中3处的血液中 含量显著增多。

(2)、图中4处的血液从图中1所指的血管流向全身各处,并最终回流到图中5处,这一循环过程称为

(3)、当血液流经身体 等器官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明显降低。

(4)、人的心脏与猪的心脏结构是相似的。某同学在观察新鲜的猪心脏(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均保留l0cm)时,往图中2血管内持续灌水。你预测的实验现象是 ,理由是

(5)、人体剧烈运动时,心率明显加快。原因是 。

25. (4分)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氢能的开发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如氢能源汽车等。一氧化碳和氢气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如 性、 性,但一氧化碳却不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 和

26. (4分)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选择下列试剂:

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用两种方法,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请填写下表:

选择的试剂编号 有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一

方法二

27. (6分)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28. (6分)用活塞式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的过程中,气筒的筒壁通常会发热。筒壁发热的原因是 做功和 做功。请设计实验证明究竟哪个是主要的发热原因 。

29. (4分)现在的南极大陆常年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南极有丰富的淡水,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我们知道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对南极大陆地下煤炭的来源,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 (填序号)①南极大陆在千百万年前有耐寒植物生长②千百万年前的南极大陆温度适合植物生长③南极大陆在数亿年前在中低纬度地区,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后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四、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38分)

30. (5分)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31. (6分)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 Na2CO4 +4HCl== 4NaCl+2CO2↑ +O2 ↑+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 (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32. (10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

溶液。并反应后滴入,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他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33. (7分)小明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 1.5A)、额定电压为2. 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在实验中电流表应该选择 的量程,电压表应该选择 的量程;

(2)、他实验的电路图如图所示,请你在虚线框内根据该电路图画出实物连接图。

(3)、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6V,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和 (填写序号)

A.小电灯短路 B.小电灯的灯丝断了

C.小电灯的灯座接触不良

D.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反接

E.变阻器滑片接触不良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表中所示的三组数据,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 w。

34、(10分)在课外活动中,老师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总质量为400克左右,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并比赛小车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道路上一次运行的距离谁最远。张明制作了如右图所示的一辆小车,他往试管中加入两种试剂,塞紧塞子,过一会小车向前运动了。

(1)、理论上,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请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最符合比赛要求的试剂:①锌粉、②铁粉、③铜粉、④10%的稀硫酸、⑤10%的盐酸溶液。你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加入的两种试剂总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若要使小车的运动速度比(1)中所选试剂时快,应往试管中加入哪两种试剂 (填序号,从上一小题中提供的试剂中选)?(提示:10%的稀硫酸比10%的盐酸溶液pH要大)

(3)、若仍选用以上试剂,在不改变试剂质量及道路和动力的条件下,如何使张明的小车跑得更远?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4)有同学根据同样的推进原理,但不进行化学反应,也能使小车运动。他选用的方法可能是 。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5分)

35. (7分)杭州市投巨资于民生工程,对背街小巷实施景观改造。施工中,一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如右图所示)。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提高2m.求:

(1)工人使用滑轮组时做的有用功为 焦。

(2)工人拉绳子的力为 牛;拉力的功率为 瓦。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6. (5分)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37. (8分)如图1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10 0C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 箱内电阻Rl=5kΩ,R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12V.当电压鉴别器的两接入点a,b间的电压Uab小于2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ab大于4V时,鉴别器将使S断开,停止加热。

(1)、从图2中读出环境温度为150C时的热敏电阻R2为 kΩ。

(2)、通过计算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3)、若想使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在第(2)问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在鉴别器功能和热敏电阻不变的条件下,可取怎样的措施?

38. (5分)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 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 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试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取整数);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39.(10分)人的高矮胖瘦千差万别,引起体形差异的原因很多,遗传就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居住地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形状和大小。如赤道附近的尼罗河人,身材瘦高;而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则身宽体壮。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不同居住地的种族之间人的体型有较大差别。(见右图,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种族的居住地纬度和平均骨盆宽度。骨盆越大,人的体型就越粗壮。)相反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如稗格米人和尼罗河人居住地的纬度相同,但却身材矮小。

为什么人类的体型会与地理位置相关呢?人类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居住地的气候影响了人体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皮肤表面积越大,身体散发的热量越多;体重越大,身体产生热量越多。人体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稳定的体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 ;

(2)根据图中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

(3)北极的因纽特人身宽体壮,形成这种体型,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是 ;

(4)图中在低纬度地区居住的某些人类种族的骨盆宽度明显不同于同纬度地区的大部分人类种族的宽度,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写出一点)

(5)不同种族人的身高却没有类似的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小刚根据有关材料和知识设计了一份“影响种族身高的有关因素调查表”,调查的对象为20至35周岁的人。请你在表中项目的空白处(有▲的地方),填上你认为和该研究问题最有关联的调查项目

1.D 2.B 3.C 4.C 5.B 6.C 7.B 8.D 9.D10.D 11.C 12.C 13.D 14.C 15.D 16.B 17.D 18.B 19.A 20.B (D也有一定道理)21.D 22.A 23.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 夏季气温高,人大量出汗损失水分,为调节人体水分平衡,减少了尿液的生成量 24.氧气 体循环 肾脏 水流不进右心室,倒流出来。。动脉瓣应该不会让水进来的(右心室明显膨胀 因为水经肺动脉进入右心室,由于房室瓣的阻碍难进入右心房 自己写的,现在想想有点问题) 25.可燃性 还原性 CO有毒性 co燃烧的产物CO2大量排放后引起温室效应 26.④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⑤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7. 6×104 2.5×105 不变 28.活塞对筒壁做功 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实验:用温度计测出气筒温度后在相同环境(室内)中用同个打气筒先给轮胎以较慢速度打10次气 用温度计测出筒壁温度,冷却后测出气筒温度后将出气孔放在地上以相同速度打10次气,测出筒壁温度 根据温度差的大小判断哪个做功是主要因素(这个没把握)29.冰 ③ 30.蚕豆幼苗受到单侧光照时会不会向光的方向生长 单侧光照引起蚕豆幼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更快 直立正常生长 向上 感应性(向性) 31.O2 BDEF (图忘了,可能是这顺序) B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无气泡说明样品已完全反应 32.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NaOH(或类似的)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不能 用反应完全后的粉末质量减去没反应时的粉末质量,就是烧瓶内的氧气质量,用它除以氧气的密度得出体积,再除以烧瓶的容积 就得出了答案

33.0—0.6A 0-3V 图没有,主要是正负不要反 量程别弄错 变阻器接左下 B C 忘数据了 34. 2\5 Fe + 2HCl === FeCl2 + H2↑ 1\5 车子用密度小的材料做使质量小点(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 35.440 80 96 91.7% 36.设天平左侧力臂为l1 右侧为l2 mgl1=m1gl2 m2gl1=mgl2 比下后得m2=m1m2 再开方 37. 忘了 计算后查温度15℃≤t≤30℃ Uab原本的控制点2V调成大于2v 4V调成小于4V如2.5V和3.5V 38.C 152 C5H12O5 39.皮肤 人的平均骨盆宽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体型更加粗壮 这种体型能减少散热量,有利于生活在北极的人维持正常体温,更好的适应寒冷的环境 同在低纬度,由于海陆位置、地貌等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有的体型更粗壮些,有的不太粗壮 身高 主要食物(最后这个空很想写 遗传因素 )

不是标准答案。。

我喜欢的玩拒具小赛车作文400字

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放映《侏罗纪公园》的片断,请学生思索:

 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灭绝了,为什么?流传至今的恐龙石又告诉我们什么?

  二、感知课文

 1.朗读文章题目,谈谈你读过题目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设计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思索本文写作特色,由于说明问题不同,说明的.角度也会不同,提醒学生在朗读时关注这个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2.快速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的内容: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地漂移说。

 《被压扁的沙子》的内容: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这两篇短文各是怎样介绍相关内容?

 明确:《恐龙无处不在》,提出说明主旨、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大地漂移说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

 《被压扁的沙子》先提出问题,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观点;然后具体分析论证,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撞击造成恐龙灭绝。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加以概括的阅读能力,为后文比较两篇文章作了铺垫。)

三、深入探究

 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在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明确:第一篇中,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第二篇,恐龙的灭绝成为了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四、品味精彩

 这两篇短文以“恐龙”为话题,却谈论了两个颇有深意的科普知识,读后却认为这些蕴藏其中的深奥抽象的理论说得浅显易懂,着实让人兴致盎然,你说说这两篇文章有何出彩点,作家用了什么妙招?依据文本说明(可以说明顺序、语言、方法、角度等方面入手)。

 明确:

 1.专业术语用平实语言具体诠释,说理深入浅出,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频率低。

 2.借助逻辑顺序,重在说理,把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语言严谨,道理易懂。

 3.说明方法多样,使说明对象阐释的更明白。

 4.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本文说明语言简练,浅显易懂。

 5.试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下列补充说明文字有何作用。

五、悟出真味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句话对你有什么启迪吗?

 明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学科之间交织、融合,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这一环节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体会科研思想,加强体验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六、探究拓展

 走进图书室,网上冲浪,搜寻更多的有关“恐龙”的新的科研成果,办一期“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从不同渠道搜集信息,培养他们观察、探究的科学精神,将学生热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运用一切学习语文。)

教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赛车迷,正因为我是小赛车迷,所以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赛车。

我的赛车全身是蓝色的,两边有点黄,它的威力很强,所以我给赛车起了一个很棒的名字,叫做“金甲战龙”。

金甲战龙的威力很强,所以它给我带来不少的荣誉。其中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发生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蟠龙公园比赛车。来到蟠龙公园,我们先将赛车放到起跑线上,我一声令下,只见“金甲战龙”一跃而起。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小伙伴旗鼓相当,但在zuowen.zk168.cn中间的时候,我的金甲战龙好像听到了什么指示,速度突然加快了。在全场的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我又高兴又有疑惑:高兴的是我获得了第一名,疑惑的是在比赛中我的赛车的速度为什么会加快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爸爸上网查资料。哦,原来是这样的:赛车在直道上跑时间长的话,马达就会越转越快,速度就会加快,这是赛车的一个重要性能。

我想让我的金甲战龙的威力更强,我决定把它的所有装备都改装成最厉害的,马达也改为最好的。这样的话应该会给我带来更好的

我喜欢的玩拒具小赛车作文400字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赛车迷,正因为我是小赛车迷,所以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赛车。

我的赛车全身是蓝色的,两边有点黄,它的威力很强,所以我给赛车起了一个很棒的名字,叫做“金甲战龙”。

金甲战龙的威力很强,所以它给我带来不少的荣誉。

其中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是发生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蟠龙公园比赛车。

来到蟠龙公园,我们先将赛车放到起跑线上,我一声令下,只见“金甲战龙”一跃而起。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小伙伴旗鼓相当,但在zuowen.zk168.cn中间的时候,我的金甲战龙好像听到了什么指示,速度突然加快了。

在全场的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

我又高兴又有疑惑:高兴的是我获得了第一名,疑惑的是在比赛中我的赛车的速度为什么会加快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爸爸上网查资料。

哦,原来是这样的:赛车在直道上跑时间长的话,马达就会越转越快,速度就会加快,这是赛车的一个重要性能。

我想让我的金甲战龙的威力更强,我决定把它的所有装备都改装成最厉害的,马达也改为最好的。

这样的话应该会给我带来更好的...

小学生作文:我的遥控赛车

[小学生作文:我的遥控赛车]小学生作文:我的遥控赛车正文:我的遥控赛车我的遥控赛车河北省泊头 泊头市交河镇小学 72班 王蓓蓓我有一辆遥控赛车,名叫“特种兵”,是爸爸从超市买来的,小学生作文:我的遥控赛车。

我这辆赛车“穿”着一身迷彩服,“瞪”着两个灰白色的“大眼睛”,头顶上有一条“小辫”——天线。

赛车底侧有四个桂圆大小的黑色车轮,车“ *** ”上也“背”着一个大“桂圆”,那是备用车胎,小学三年级作文《小学生作文:我的遥控赛车》。

赛车底部有一个红色开关,一个装电池的位置。

前轮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指针,别看它小,作用可大,它可以调整前轮拐弯角度的大小。

控制这小小的赛车的就是遥控器,我给你们讲讲这“无名英雄”吧!遥控器扁扁的,圆圆的,也有一根“小辫”。

遥控器上有四个按钮,当你按动G钮,车便会前进;按动B钮,车便会后退;按动L钮和R钮,车子便会左右转弯。

你说神奇不神奇?每当我写完作业,就会拿出它来玩。

我时常在地板上布置一些障碍,比如摆一些小瓶子,放上几本书等等。

然后用遥控器指挥我的“特种兵”,它灵活地“爬高山”、“越长江”、“钻地洞”、“过大桥”……可真威风啊!“特种兵”——我的好伙伴,我喜欢你!指导教师:于文静简评:小作者把“遥控赛车”描写得非常细致、生动,充满童真、童趣!投稿:2003-11-5 17:38:14

我的玩具小汽车作文300字

[我的玩具小汽车作文300字] 我家里有一辆玩具小汽车,我的玩具小汽车作文300字。

它是用我积 攒起来的零花钱买来的,因为它是我自己买的 ,所以我很珍惜它。

它高约3厘米,长约14厘米,宽约6厘米 。

它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很神气。

它的前面和 后面都是橙色的,中间是黑色的。

它的两边和 尾部还装有大炮和一对望远镜,整辆车看起来 很威风。

它还配有一个遥控器,可以控制汽车 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停止。

它非常灵敏,只要我一按遥控器,它就 “嗖”的一声冲出了老远,小学二年级作文《我的玩具小汽车作文300字》。

我经常约上几个小 朋友一起玩我的赛车。

我让他们一个一个排好 ,把腿张开,再前进,左转,右转不停地按遥 控器,让小汽车像钻山洞一样一个一个地钻过 去。

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我爱这辆小汽车,它给我带来了无数的 快乐时光。

指导教师:刘美花...

我的玩具赛车作文作业帮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赛车迷,正因为我是小赛车迷,所以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赛车。

我的赛车全身是蓝色的,两边有点黄,它的威力很强,所以我给赛车起了一个很棒的名字,叫做“金甲战龙”。

金甲战龙的威力很强,所以它给我带来不少的荣誉。

其中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是发生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蟠龙公园比赛车。

来到蟠龙公园,我们先将赛车放到起跑线上,我一声令下,只见“金甲战龙”一跃而起。

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小伙伴旗鼓相当,但在中间的时候,我的金甲战龙好像听到了什么指示,速度突然加快了。

在全场的比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

我又高兴又有疑惑:高兴的是我获得了第一名,疑惑的是在比赛中我的赛车的速度为什么会加快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爸爸上网查资料。

哦,原来是这样的:赛车在直道上跑时间长的话,马达就会越转越快,速度就会加快,这是赛车的一个重要性能。

我想让我的金甲战龙的威力更强,我决定把它的所有装备都改装成最厉害的,马达也改为最好的。

这样的话应该会给我带来更好的成绩了。

推销遥控赛车作文四百字

今年寒,我的收获很多,不但收到了二叔送给我的MP5,还收到了小叔送给我的新年礼物——一辆精致的遥控赛车。

遥控赛车的车壳是红色的,红色的车壳上有一个椭圆形的黑色镜子,镜子底下有一个小灯泡,可以发出红蓝两种光。

镜子后面有一对非常小的车轮。

镜子前面是银白色的车头,车头向左右延伸出了两个喇叭状的物体,两头是前轮。

别看它小,它的功能却不少。

它的车头与车身只有一根轴连接。

车头可以做360度的连续旋转。

它还可以直立前进,也可以斜着做360度的原地旋转。

它的大小和人的手掌差不多一样大,可以说是袖珍型遥控赛车了,但它跑起来来的速度是惊人的。

它不但前进速度快,后退的速度也很快。

它的遥控距离大约在100米左右。

我不但可以遥控它前进、后退、原地旋转,还可以快速左转、右转、在前进中旋转。

它的遥控器更为袖珍。

只有我的半个手掌心大,外形像个游戏机的手柄一样,左边是前进和后退键,右边是左转和右转键,下边是遥控器的开关,上边是一个红灯,是信号灯,顶端时天线,遥控器的按钮都是**的,其余部分是黑色的,最下方印有27MHZ的防伪标签。

但它有一最大的缺点就是要拆装电池,并且电池不是充电池,由于它耗电量大,需要经常更换电池,非常麻烦。

我非常喜欢我的遥控赛车。

求描写赛车的文章

目前世界赛车运动分为两极,一个极点是欧洲赛车界,一个极点是北美赛车界,造成极点的区分,有历史问题,赛车文化问题,群众基础问题等等造成的,但两个极点并没有在观众数量,痴迷程度,影响力上有什么很明显的巨大差异。

欧洲赛车界一直以来被自认为是主流赛车界,其中最著名的赛事应该就是摩托GP,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世界拉力锦标赛,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德国房车大师赛这些耳熟能详的招牌了,而北美赛车界最著名的,则是INDY和NASCAR两大车系,这两个车系各自组织联合,各自包含了大批从低级到高级不同的赛事,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也就是印地500,曾经的冠军方程式,纳斯卡的奈科斯特杯等等。

赛车主要从赛事区别上,大致分为几种,最受欢迎的主流的几种是,方程式,房车,拉力,越野,穿越,耐力,跑车,运动型跑车,二冲程摩托,四冲程摩托,漂移,还有很多非主流的,比如极限X摩托,拖拉机牵引赛,涡轮引擎直线冲刺赛,老爷车比赛,三轮摩托车比赛,大轮车比赛,当然,还有集结赛等等。

如果要从结构上分析,估计会长篇磊读到几千万字的长篇连载了,这里举个例子最简单的说一下,首先是底盘,更坚硬,更高,或更低的底盘,同时,在某些赛事里,底盘上,不但在设计上牵扯到挂载问题,还有空气动力学的考虑,所以底盘相当重要,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德国房车大师赛和一级方程式。

然后说空气动力学套件,通常都是在车身上,在底盘部分也有,主要是由各个不同的组件来协调空气在车身上的流动,引导气流,达到最快的速度。

另外,换挡大多都在方向盘两侧下方有换挡拨片,通过拨片进行快速换挡,在驾驶舱里,要么是整体塑造的特殊材料,例如F1的驾驶舱,要么就是通过数个三角形架构的原理,在驾驶舱内布置钢铁骨架,避免翻车时对车手的伤害,这个在房车和拉力,越野,穿越赛里更加常见 还有比如陶瓷刹车盘,排气管,悬挂,避震,车体密封等等的方面。

其他结构上不同的地方还有相当多,这里只谈最显而易见的一些,其他的就不说了。

工作原理和功能就不用我多说了,搜资料就够了,至于赛车与普通汽车的区别,其实很简单,普通汽车设计是为了安全,舒适,一定的速度,还有智能避免风险,所以,在ECU上其实差别就已经非常大了,还有偏移控制系统的问题。

但赛车就不同,主要是为了成绩和速度,其次才是安全,一切都是以追求最高的速度为第一前提的。

好了,你还是自己总结吧,我就是给你一个大方向,你可以根据我给的方向自己去网上搜关键字找资料,肯定会让你满意的,篇幅限制,我就不继续多说了。

写玩具赛车的说明文文章

故事是这样的以前在各大学校里都流传着这么一个恐怖故事说是A校有不干净的东西 每当十五的时候 学校门口的鲁迅像的眼睛就会动所有教学楼都会停电楼梯会从原来的13阶变成14阶实验室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会变成红色还有1楼尽头的那个厕所只要有人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于是 一群不信邪的孩子们约好15那天去探险晚上12点 他们准时来到了那所学校的门口鲁迅像的眼睛望着左边 他们记下了 生怕出来的时候记不得有没有动过他们来到了教室 打开开关 咦 不是亮着的么?“骗人。

”一个男孩发出抱怨“再看看吧。

”来到了楼梯口 “1 2 3...13没错阿 是13阶阿?”孩子们有点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于是他们又来到了实验室 水龙头打开了 白花花的水流了出来“真没劲阿 我们白来了!”刚开始的 *** 感都消去了一半。

最后 他们来到了那个厕所女孩子虽然口上说不相信 可是还是不敢进去于是让刚刚很拽地说不怕的小C进去看了表 1点整2分钟后 男生出来了“切 都是骗人的”孩子们不欢而散。

出门时 一个看门人发现了他们 喝斥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晚还在学校逗留。

孩子们撒腿就跑小B特地注意了一下门口的石像 没错 眼睛还是朝左看得“骗人的”他嘀咕了一声“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怎么还没回来?”第二天早上 小C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询问。

小C也没有去学校上课孩子们隐约感到不对了于是 他们将晚上的探险之事告诉了老师和家长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个学校。

“什么? 我们的鲁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

”校长听了孩子们的叙述 不可思议的说。

“可是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是朝左看的阿”出门一看 果然 是朝右看得...“可是昨天的确有电阿”“昨天我们这里全区停电...你们怎么开得灯?”“还有楼梯!”孩子们迅速跑到楼梯口“1 2 3...12?”“我们的楼梯一直是12阶的。

”“不可能!!!”“还有实验室”一个孩子提醒道“对 实验室”一行人来到实验室 就在昨天他们开过的那个水龙头下 有一摊暗红色的痕迹。

“是血迹。

”“那...小C昨天还去过那个厕所...”大家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惧“走 我们去看看”校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推开门...小C的尸体赫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因为惊恐而睁大的双眼被割断的喉管血淋淋的内脏散落在已经干掉的水池里...“阿...”小C的妈妈当场昏了过去几个老师马上冲出去呕吐...小B也被吓得目瞪口呆在他晕过去的前一秒钟他瞥见小C的手表指针停在了1点...就是小C进去的那个时候...顺便说一下 他们去探险的那天晚上 并没有门卫...将此贴转向5个以上的论坛不会魔鬼缠身且能实现一个愿望 。

不回帖者晚上凌晨过后往往......对不起,我很不情愿,但是......请各位原谅

我最喜欢的玩具小汽车作文怎么写

我有一辆玩具小汽车,是我4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

它披着一身塑料的迷彩盔甲,就像一名准备打仗的士兵,可神气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推开我的房门,一 *** 坐在椅子上,伤心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桌子上的小汽车,我就把伤心的事情全都忘了。

我就从书包里拿出铅笔盒写起作业来,我一边写着作业,一边看着我心爱的小汽车,小汽车仿佛在跟我说:“下次表现好,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

”我想:是啊,我点点头,下次表现好,就不会被老师批评了。

我很喜欢我的玩具小汽车。

...

小学作文:我的玩具赛车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辆遥控赛车。

我急不可待地打开包装,哇!只见一辆崭新的赛车出现在我眼前。

它的主体颜色是蓝色,车头部分是“T”字型的,外层还包着一个黑色防撞圈,防撞圈后边,就是两个黑色轮胎来指控赛车的行驶方向,紧挨着它得便是驾驶室了,里面坐着一个小人,这就是驾驶员。

驾驶室两侧装有两个反光镜,后面有两个小弯钩,用来干什么的?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装饰罢了!距它二、三厘米的地方就是车的“脑子”——发动机,因为要保护它,就在外面裹了一层保护膜,发动机还连着两个主力轮,也就是驱动轮。

“哈哈!样子真好看!”我一边仔细端详着赛车的摸样,一边又连忙给它装上了电池,开始遥控。

“嗖!”只听一声响,赛车就如离弦之箭马上在客厅里行驶起来,我也想寻求一点 *** ,更加加快了遥控的速度。

这下赛车更像一只受惊的老鼠在家里乱跑乱窜,横冲直撞。

爸爸刚好从书房间出来,看见赛车飞也似的朝他冲过来,连忙躲避,可因为脚没站稳,还是摔了一跤。

妈妈小心翼翼地掂着脚走过来,可还是差点踩到了我的赛车。

我连忙停止遥控,捧起赛车,检查它有没有受伤。

这么灵活又帅气的赛车,我可得小心着用哦! 大家都有属于自己心爱的玩具,我最喜欢的是一辆在超市里给我买的赛车。

它名叫雷速登,听名字就知道它控制起来一定像闪电一样快喽!买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得拆开包装。

哇!一辆酷酷的赛车,我太兴奋了。

它车身是**的,两边有像火一样的标志,还有它的轮胎,一切都是那么酷。

我迫不及待地就想试试他的速度了呢。

装好电池,我按了一颗前进的按扭。

咚,真想不到它的速度竟这么快,我现在顾不了想这么多了,因为刚刚咚的一声,就表示赛车肯定是撞在桌子腿上了。

我急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爱惜地这看看,那摸摸,看看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如果蹭掉了一点皮,我也会很心疼的。

经过了这次教训以后,我可再也不敢这样莽莽撞撞地了!所以我便在四周放了棉花或较软的东西,以免我的雷速登再撞出个什么来。

经过了几次操纵,我钟于能以熟练者的姿态“驾驶”它了。

它就像闪电一样飞速地前进。

我有许多汽车玩具和赛车玩具。

但我还是最喜欢它—雷速登,从它的外观,任何汽车无法与它相比,还有它的设计,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要比速度,要想赢过其它赛车,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吗!如果雷速登是真的赛车的话,去比赛,一定能去得冠军的。

它就是这么好,怎么样,你肯定也想买吧。

雷速登啊,我真喜欢你!...

在未来,我发明了一种新型汽车.它的外形是最流行的赛车型,非常帅气,是当代时尚的小青年旅游的必备佳品.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最绝的特点:是水陆空三用的.它的外形是一个赛车型,也像一个船.下面有四个轮子,非常巨大,可以带动这个车子的笨重体积.内部是一个很像家的空间.有沙发,床,桌子,电脑,电视······最前面是驾驶室,有一张大玻璃罩着.其实要了也是白要,司机不是别人,是一台超级电脑,功能很全面,只要用语音控制就行——想开多少迈,跟司机说一声,不但速度提上去了,安全率也是百分之百,不必担心任何危险.他的中等速度是1000公里每小时,使用高速模式可达3000公里每小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喜欢的玩拒具小赛车作文400字

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翻开手头的四(上)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它虽然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许多差别,其中略读课文比例的增加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知道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三上和三下每册各有8篇,而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现在的五年级略读与精读课文形成了1:1的状态。眼看着略读的比例是一年年的增加,而在实践中,这方面教学的困惑却并没有一年年的减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的路子,为了使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得到很好的体现,一年来,我们全组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刚才黄晓秋老师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堂课为大家提供了研究探讨的范例,下面我就曹老师的要求在此围绕略读教学的策略作点评。

 说起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我们不禁会联想起,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对这类课文教学所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可是在教学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两点要想做好却很难,略读课文的要求要放低,到底低到怎样的地步呢?教师要更加放手,到底该放到怎样的程度呢?这个尺度的确很难掌握,弄不好就会上成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啄,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结果编排的意图无法得以体现。下面我想结合黄老师这堂课给大家做几点提醒。

 一、大胆放手,自读时间留“足”

 我们知道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我们老师首先要甩开臂膀,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略读课文涉及到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也是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的话题,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对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去读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可我们老师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帮助他们慢嚼细咽,怎么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足时间,让他们逐步去读懂。我们来回顾一下黄老师这堂课的时间安排,在谈话引入之后,黄老师就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初读之后,结合词语盘点,同桌互相检查,既体现了本册教材“词语盘点”这一自查自测栏目设计的意图,又在合作中扫清了字词的障碍。更可贵的是针对第二段许多专业术语给学生读通带来的困难,黄老师又一次安排学生有针对性地读课文。除了反复朗读外,黄老师还安排了三次默读的时间,一是根据“提示”全文默读,自己去读懂课文,二是针对学生自读遇到的困难,安排默读课文2~4段,三是默读最后三段话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与大家交流。整堂课除了交流,仅仅是读书就占了将近二十分钟。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有充裕时间的读书中,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去读懂课文。

 二、“提示”引路,课堂结构求“简”

 与精读课文比较,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主张摒弃过度的设计,让大气度、大智慧充盈我们的课堂。因此我们的略读课堂教学结构显得比较简约、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人教版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的一段话:“──”,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就为我们提供了略读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将这堂课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初读阶段。老师尽其所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反复朗读中扫清障碍,有信心独立读懂课文;二是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退位到不引人注意的角落,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充分地默读,在读中思考,读中解决问题;三是汇报交流阶段。这一阶段由学生汇报读书所得,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可以就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进行交流。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文章的表达方式的……教师只是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存在问题;四是引导点拨阶段,教师根据学生自读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引导学生再次深入去阅读,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处多走一个来回,帮助学生把文本真正给读懂。如果说简约的一堂略读课还需要些设计的工夫的话,最多也只是体现在引导点拨这一个阶段上。

 三、找准着力点,引导求“精”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课,黄老师在课文第2~5段上花了不少工夫,设计了三次发现的比较和一处的想象推理说话。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首

 先基于本单元学习重点考虑,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而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则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在单元学习导语中,编者就明确指出“读这单元课文要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其次是基于课文的重点与难点考虑,黄老师把课文的2~5段作为教学着力点。这几段讲述的就是魏格纳由无聊时无意观察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到后来的仔细端详与比较分析所产生的重现所引发的一个奇想。在这个奇想产生的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最优秀的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思维习惯。因此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与学习边观察边思考的观察方法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而这几段话中也涉及了许多地理知识,比如南美洲、巴西、几内亚湾的地理位置,又如海岸线的吻合、大陆块的漂移等等,学生是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弄明白的。在“精”读这部分时,黄老师巧妙地利用课件轻松而有趣地解决了难点。将2~5段设为着力点第三个依据就是学情,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提示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就“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学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他们只知道他是在看世界地图时发现的,至于如何从偶然到仔细端详,再到比较分析,这么一次次不断深入地观察发现与思考推想才产生的,学生根本无从知道,也就不能领会边观察边思考这一优秀的思维品质了。在本堂课教学的时候,黄老师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发现的情境,让学生边阅读边观察边思考,去发现魏格纳三次发现的不同,从而领略阅读发现所带来的成功体验。黄老师将2~5段设为阅读引导着力点第四个依据那就是本课的语言表达的特点。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发现的文章,因而语言表达非常理性,跟以往我们小学课文情感性、形象性强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但这样的文章对学生语言表达严密性的培养却大有好处。这篇文章整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果然”“结果发现”“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黄老师在这部分学习时设计了一个想象推理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把魏格纳在观察中的思考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这种严密的语言表达风格。这堂课,黄老师就抓住了这么一个着力点,重打细敲,结果让学生有了多方面的收获,这就是略读教学中的“精”处理。

 四、内引外连,课外拓展求“宽”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比如这堂课,课前黄老师就布置学生去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课后黄老师又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或去找一找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她也穿插了许多课外资料,如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补充医生的劝阻,补充魏格纳长眠在冰天雪地中为地质事业献身的资料,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第三单元的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在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完成自学交流的任务后,我们就可以引入它的姊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是一根木头》让学生选择阅读。

 五、发挥个性,学习方法求“活”

 略读课文阅读的要求比较低,又少了许多烦琐的头绪,气氛显得轻松自如,这为师生的个性发扬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因而略读课应该是最有特色的语文课。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搭设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的个性在略读课中熠熠生辉。比如第一单元的《火烧云》在学生根据提示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火烧云颜色、形态的美后,化背喜欢的部分为风光解说;《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将课文改成课本剧,小组合作表演;第五单元的《秦兵马佣》可以“世界遗产博物馆档案室需保存各个遗产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档案卡,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使略读课文的教学出现别具一格的境界。

 老师们,以上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算不上策略,还不是很成熟,若能给大家些许借鉴或引发某些思考,我们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的重现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8课

 2、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 产生奇想

 寻找证据 引起震动

 教后反思

 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我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执笔方式和写字规则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让学生经历看、听、练等活动方式形成写字技能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好。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画和占格。

 难点起笔、运笔、顿笔和收笔。

 教具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目标导入。

 1、导语:“倾尽三江水,习得一字书”。那位小朋友理解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写字的重要性,其实写好字不仅是读书人的门面,而且正确学习汉语的基础。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来到写字乐园学习一些字的写法。

 2、板书课题,确定学习目标。

  二、欣赏交流,目标学习。

 1、课件出示书法作品,学生共同欣赏,领会书法

 艺术的独特。

 教学过程

 2、课件出示本节课要学写的生字,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说说写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棵柏村杨松桔

 3、小组中交流写字应注意的问题,之后全班汇报。

 4、教师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写上面每一个字,边演示边讲解写法,指导学生起笔、运笔、顿笔和收笔。

 例如:“村”字在书写时要做到避让,捺变点。

 5、学生跟随教师和课件仿写书空。

 6、小结“左右结构”的字的写法。

  三、实践操作,目标练习。

 1、下发带有本节课生字的字帖,学生按照书写要求进行临摹。

 2、学生独立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中进行比赛练写,选出优秀作品,利用展台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评议,共同学习,弥补不足。

  四、学以致用,当堂展示。

 每名学生讲本节课学习的生字写3遍上交。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全课总结。

 写带有“左右结构”的生字要注意什么?(要做到避让.)

 2、布置作业。

 完成本次写字任务,写一篇小字。

 板书设计写字乐园

 棵柏村杨松桔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描绘了公园里满池荷花的美丽景色。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方面,难点是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为此,运用电教媒体形成优化的教学过程,在解决教学重点的同时,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电教媒体所创设的美景给学生以多层次的欣赏,让学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听、说、读的技能,提高他们观察、想象以及赏析词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说明

 1、围绕训练目标,创设情境、引导情趣:

 为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特设计宽银幕投影,以增强空间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清第三段的脉络: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并按这一顺序显示相应的情境,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2、借助情境,理解词句:

 凭借电教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从形象到抽象,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课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 “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电教媒体的,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读升华:

 课文第四节,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动态美,是全文的难点。其中“我仿佛是一朵白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难领会。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满池荷花的静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动景,让学生观赏,使学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过一个口头句式训练:“我( )地看着满池荷花……”让学生自己感受表述。并再次面对荷花的特写镜头,诵读课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强美感,陶冶学生的身心。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创设情境,学习第一段

 1、揭示课题:《荷花》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师同时打开三架投影机,使宽银幕上的满池荷花刹那间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学习第一段:

 ⑴ 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⑵ 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种迫切心情读出来。

 二、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学习第二段(重点)

 1、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欣赏呢?

 (听录音,指导看投影)

 2、图文对照,理解词句:

 ⑴ 荷叶是什么样的呢?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荷叶的句子。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挨挨挤挤”,抓住词语体会荷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⑵ 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冒”出来的录像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通过卡通式的动景使学生理解“冒”的意思,与“钻”进行比较,知道“冒”显示出荷花生机勃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⑶ 在诵读、观察的基础上对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进行赏析。

 (运用电教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对“只有展开两三片花瓣,全展开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领会满池荷花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⑷ 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将画面上荷叶覆盖住,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让学生理解荷叶可以衬托荷花的美。

 3、欣赏满池荷花的组合美:

 ⑴ 师:为什么“我”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观赏姿态各异的荷花,结合朗读指导。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使学生爱美的情感得到升华。

 4、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结合上下文理解。

语文教案 篇3

  内容简析

 课文记述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表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中提出问题,在充分读书后,小组合作交流个人阅读时的理解,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魏、廓”等生字,会写“吻、锯、拼”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纳又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请响亮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

 4.识记生字,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6.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7.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汇报:用“__”画出魏格纳在地图上的发现,用“~~~”画出“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3)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看看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跟非洲西海岸线的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很吻合。

 (4)指导读好画出来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科学家是怎样证明“大陆漂移说”这一说的?

 (2)四人小组内交流。

 (3)检查汇报。

 (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在南极洲找到了显示植物生长痕迹的煤块,找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还发现了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的冰碛岩。这些新的发现,使“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

 (4)师生合作读书。(老师读第三自然段,女同学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男同学读第七、第八自然段,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证明“大陆漂移说”的。)

  四、总结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魏格纳的重现靠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3.把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次。

  三、质疑问难

 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出来让大家讨论?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组词说句。

 2.观察各个要求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的发现。

 3.指导书写。

 要点:“适、存”是半包围结构,“适”的笔顺是先内后外,“存”的笔顺是先外后内;“吻、锯、拼、煤”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吻”字的右边“勿”不要写成“匆”;“置、悬、崖”是上下结构,其中“置、崖”上小下大,“悬”上大下小,“置”字下面的“直”中间是三横,“崖”字下面是两个“土”,不要写成四横一竖,书写上下结构的字,上下要对齐。

 4.学生在写字本上独立书写。

 5.评价,互相欣赏与指正。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查阅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

  习题精选

 一、组词。

 锯( ) 置( ) 痕( )

 据( ) 值( ) 恨( )

 适 存 参

 二、改病句。

 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困苦的考察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造句。

 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些发现都证明:现在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那时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着。后来,古老的大陆向北漂移,漂向赤道,天气也渐渐转暖,生长出茂密的森林,还出现了恐龙等动物。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碎块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极洲、亚洲、美洲、大洋洲……

 这些新的发现,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新生,并被视为板块构造学发展的基础。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1.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证实( ) 发觉( ) 漂动( )

 反义词:聚合( ) 炎热( )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接龙。

 参差不齐→( )→( )→( )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坡”等12个生字。会写“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教学准备:学生按照预习卡的要求预习,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坡”等1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一上课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播放动画片)

 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板书:要下雨了

 4、诶,这题目“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经下来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一次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同桌交流: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或选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同桌读一读。

 4、检查读书情况。谁能够勇敢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呢?(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予以评价。

 5、通读全文,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

 三、趣味识字,寓教于乐

 1、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出示: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喊潮湿

 虫子消息搬家一阵哗哗哗(给红字注音)

 2、请同学们来当当小老师,说一说你觉得读哪个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生字宝宝想知道小朋友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本课合体字居多,可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同时可用熟字带出生字。

 4、通过多种形式认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5、通过“帮字宝宝找妈妈”的识字游戏巩固生字。

 将生字贴在黑板上,师扮演妈妈:山坡山坡坡坡坡,你在哪?

 学生从黑板上找到相应的字,大声回答:山坡山坡坡坡坡,妈妈,我在这。

 四、指导书写“吗,吧”

 由于吗和吧的口字旁我们已经练写过,这两个字只需提醒正确的笔顺,并主意左窄右宽,老师范写,就可让学生自己描红,书写。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来自网!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语文教案 篇6

  〖要点阐释〗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压缩语段教案。主要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能力。压缩语段题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如1992年,1993年、1996年和20xx年的高考题中就有这类题型。压缩语段的题目,特别体现思维的外化,也就是说,准确把握语段整体结构与内容语段是不可回避、不容轻视的基础。

  〖命题范围〗

 1.筛选中心句——筛选文中能够表明中心的语句。

 2.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导语或电报稿等。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新闻导语,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压缩语段教案》。

 电报稿是简洁的信,也是电报内容的高度浓缩,其特点是言简意明,要言不烦。

 3.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压缩概括。

 这有些和现代文阅读中“辨明和筛选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们准确理解文章或材料内涵,在准确理解语段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炼语段的主要内容,适当注意语段首句、过渡句、尾句等,并要统观全段,进行压缩和概括。

 4.根据材料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下定义也属于压缩语段范围,它要求必须在整体理解基础之上加以概括。

  〖遵循原则〗

 1. 要点齐全。既然是压缩,必然会舍弃原语段中的一些内容,但是,必须把若干“要点”保留下来。这里的所谓“要点”,是根据题干的指令确定下来的语段中的部分信息。这些信息的有无以及是否齐全,将成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2. 字数达“标”。既然是压缩,必然会限定字数,超过这个限定是要扣分的。当然也不是字数越少越好,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将题干要求的全部要点“装”进去。试题所限定的字数通常是参照最佳答案的字数设定的,有时甚至是字数不足就不能包容所有的要点。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

板块构造理论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如下:

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关系: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二是相邻板块彼3、此分离。

4、一 般来讲,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构造理论通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较为彻底的动摇了传统的地质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最初的简单但严格的设是:刚性和弹性岩石圈之下均为塑性软流圈,将岩石圈划分为少数几个大板块,严格按照Euler定理运动着的这些板块间有三种相互作用。

板块俯冲和扩张完全是一致的相互补偿,以使地球体积保持不变,板块运动的直接条件是软流圈中的对流作用。随着理论的发展完善,以上这些设均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修正和扩展,这一演变史正是地学界这些年来发展的浓缩。板块构造本身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难以验证的特点。

板块构造的理论基础如下:

1、大陆漂移学说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1880—1930)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2、海底扩张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为苏美等国家争夺战略要地和海底,各种科学伸入到这片占地球总面积71%的禁区,展开了多方面的海洋调查工作,并获得了大量海洋科学的资料。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学说——海底扩张说。

3、大陆漂移说的复活

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迅速发展,获得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论据,使大陆漂移的学说得到复活。例如,当初魏格纳从地图上论证了大陆边界的拼合现象。近年做出的磁极迁移曲线,也证明大陆漂移是确实存在的。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 故事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七年级地理 《海陆的变迁》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 教育 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 方法 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原因。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中海曾经有座美丽的小岛,它有一个神秘而古怪的名字“幽灵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么美丽的小岛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幽灵岛究竟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今天我们就揭开幽灵岛的 对幽灵岛的名称的由来发表见解。 通过悬念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神秘面纱。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些地方陆地会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会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

 实验探究

 水在这里代表海洋,露出水面的沙土代表陆地。

 实验一:

 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

 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为活动。

 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实地考察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喜马拉雅山地区。

 海底世界。

 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幽灵岛出现和消失的原因?

 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

 观察。

 分析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利用实验探究的结论,分析各地海陆变迁的原因。

 观察世界地图,谈发现、谈猜想。 ?

 通过实验探究,缩短学生与自然变化的距离,使学生更易接受。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呢?

 最早发现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

 阅读材料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猜想是空想还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证据去验证。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下面通过拼图活动,看看你会得到哪些启示呢?

 探究 发现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二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 社会实践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绍地球面貌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中的一幕。通过学习本节海陆的变迁等实例,初步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无止境。

 编者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地球面貌的变化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

 沧海桑田——海陆的变迁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大陆漂移说。

 能力目标:通过实物图、课件的阅读分析;动画模拟的演示过程;学生拼合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吻合,初步了解地球海陆变迁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确立:大陆漂移说

 依据:初一学生 抽象思维 能力差,知识面窄,但要培养学生的读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指导

 教法及依据: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求知欲),结合本节课文的内容,多选精选实例,配以实物投影片和动画效果,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分析想象,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及依据:(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准备)

 利用投影仪,将实物设置成问题,通过学生看图思考解决问题,了解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将大陆漂移的过程通过电脑动画由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学生易于掌握理解,直观形象生动,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的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指导

 依据课程标准,精读课文,把握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实物投影图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动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推理能力。

 通过课前准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前活动

 活动材料:1个地球仪、1张描图纸、一支笔、1把剪刀

 实践活动:把描图纸覆盖在地球仪上,用笔描出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的轮廓,将描好的两幅图,剪下来,看一看,拼合处是否吻合,演示这两块大陆是怎样漂移的。

 确定依据:课前活动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演示非洲和南美洲的吻合,以及大西洋的形成,为大陆漂移提供证据。

 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问:谁知道 成语 :沧海桑田的含义和来历吗?

 沧海桑田就是指海陆变迁,在地球上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的实例有许多 引用成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看图思考 出示实物投影: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师问:谁能解释这种现象?(海洋变成陆地)

 出示实物投影:中国东南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师问:谁能解释这种现象?(陆地变成海洋)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三

 《海陆变迁》

 师:欢迎大家来到《探索·发现》节目现场,今天我带领大家去地中海看一看,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却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幽灵岛”,这么美丽的小岛为什么会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生1:可能生长着古怪的植物。

 生2:发出古怪的声音。

 生3:一些人游览后,奇怪地死亡了。

 生4:……

 师:事实是因为它忽隐忽现,人们把它称为幽灵岛。难道真的是幽灵在作怪吗?幽灵岛因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幽灵岛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生活的美丽星球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当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有的地方陆地变成海洋,有些地方海洋变成陆地。究竟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书写板书——海陆变迁)

 (展示课件)实验探究

 实验一:

 如果不断向水里倒入沙土,插小旗的位置海陆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呢?

 生:人为因素

 实验二:

 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位置由陆地变成海洋呢?(材料:水)?

 生:加水。

 师:为什么加水后插小旗的位置会由陆地变成海洋呢?

 生:海平面升高。

 师:如果海平面下降,该地海陆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有些地方由海洋变成了陆地。

 师:这是什么原因引起海陆变迁呢?

 生:海平面的升降。

 师:除了加水,还有什么方法呢?

 生:把沙土挖走。

 师:这是我们人为的,自然界中会不会自己发生呢?

 (展示课件:实验二)

 生:地壳的下沉。

 师:如果地壳上升,该地海陆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有些地方海洋变成陆地。

 师:实验二研究证明什么会引起海陆变迁呢?

 生: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运动。

 师:综上所述,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我们刚才通过实验分析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在地球上这样的实例有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展示课件:实地考察)

 师:观察荷兰、海底世界、喜马拉雅山地区,分析其原因?

 生:略。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来分析一下幽灵岛为什么会忽隐忽现呢?

 生:地壳的运动。

 师:我们知道了幽灵岛因何而来,因何而去,小岛为什么会多次的出现和消失呢?(为什么此地地壳如此活跃呢?)两个学说能够给我们一个解释,谈到这两个学说就要从一张地图说起,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看看会得到什么启示。

 友情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各大洲的轮廓?你发现了什么?

 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吻合。

 师:你有什么猜想吗?

 生:以前可能是一块大陆。

 师:最早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他是怎么发现的呢?又提出什么猜想呢?(展示课件: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生:朗读。

 师:同学们的猜想跟魏格纳的猜想不谋而合。可见大家非同寻常。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学说内容;

 3.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 总结 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24

 一、情景导入k

 温故知新:在图中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提问:它们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固定不变的吗?各大洲、大洋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海陆的变迁史,相信同学们很快就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z

 二、新课讲解M

 (一)沧海桑田N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 成语故事 吗? 传说 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Z

 1.海陆变迁的原因:l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和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Y

 2.活动: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2.13~2.15实例举证,解释原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Q

 (导学):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p

 (讲解):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隆起形成高山。X

 (导学):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B

 (讲解):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曾经是陆地,海平面上升成为海洋。R

 (导学):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I

 (讲解):人类活动造成海陆变化。9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b

 1.读图2.16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和图2.17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L

 (导学):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P

 (讲解):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凸出部分几乎是吻合的。s

 阅读材料: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读图2.18 大陆的漂移p

 (导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7

 (讲解): 大陆的漂移: 2亿年前只有一块大陆——分裂,漂移——6500万年前分裂成若干块,——继续分裂,漂移——七大洲、四大洋——仍在继续变化着。A

 (导学):大西洋是怎样形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12487113

 (讲解):大西洋是原始大陆分裂后,缓慢的漂移分离,非洲大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逐渐分离造成的。太平洋逐渐变小。=

 3.活动:读图2.19和2.20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都有古老地层相似性和相似的动物,说明什么问题?

 (讲解):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相连的。

文章标签: # 学生 # 课文 #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