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_国产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在京发布3.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20年8月12日,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侯福深副秘书长、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杨洁副秘书长、扬州市人民政府方桂林副市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李政部长、江苏省汽车

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在京发布

3.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新联盟_国产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2020年8月12日,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侯福深副秘书长、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杨洁副秘书长、扬州市人民政府方桂林副市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李政部长、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徐爱民秘书长、扬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王正年局长、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王友芳主席、扬州市科学技术协会钱靖平副主席等。本次会议由扬州市人民政府张小辉副秘书长主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文国际频道(CCTV4)、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一点资讯、今日头条、消费日报、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看点快报、中国汽车报、华夏时报、中国财富网、新浪汽车、汽车之家、百度汽车、新能源汽车网、爱奇艺、优酷以及扬州报业集团、扬州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参会。

侯福深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变革之际,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中已经率先复苏。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迈入全新的“十四五”发展期,汽车强国建设也进入了攻坚阶段,这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开启新纪元的关键五年,我们站在新的发展时点,必须在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下重新思考、重新布局、重新出发,而这将决定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汽车轻量化作为一项共性关键基础技术,涉及材料、工艺、装备、零部件、整车等上下游产业,既能够支撑传统燃油汽车进一步节能减排,又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水平发展的需要,对进一步挖掘我国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潜力,提升我国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侯福深副秘书长强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轻量化联盟创办的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历时13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专业、最权威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汽车轻量化领域技术交流、对接和推广应用平台。2020年(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将于2020年9月21-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届会议在不断优化精品报告和精品展示的同时,还将重点围绕整车企业、材料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扬州市汽车产业等方面的需求,发挥轻量化联盟的组织优势,设计专门的对接交流活动,参会代表和参展企业可结合自身在技术、产品、市场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与上下游机构的无缝对接。

方桂林副市长在致辞中对扬州市经济及重点产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上半年,在面临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扬州市GDP增加1.1%,工业增加值增加2.2%,均高于江苏省平均值。扬州市正在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既是扬州的永久性基本产业,也是扬州实力最强、前景最好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大会在扬州举办,将会对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扬州市政府作为大会联合主办方,对此高度重视,将会要求各有关单位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做好大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并以大会在扬州召开为契机,提供一流的沟通交流平台,集聚全球智慧和产业精英,共同推动扬州汽车产业发展。

轻量化联盟杨洁副秘书长对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背景、发展历史、组织机构、本次议题、形式及会议进展情况等进行了专题发布。本次大会将分为五项内容,包含专业技术报告、产品展览展示、轻量化车身会议、专业需求对接、创新成果评选等,具有四大亮点:“跨产业联盟组织优势”、“供需全链条无缝对接”、“轻量化技术同台竞技”、“展示与交流深度融合”。除了上述四个亮点,本届大会还将结合汽车和扬州文化,打造轻量化个性展区、高端人才交流会、汽车文化与扬州文化融合等活动。大会已完成95%以上报告的邀请,国外报告将采用线上交流或视频方式进行。

扬州市工信局王正年局长详细介绍了扬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扬州汽车产业年产值已达到1350亿元,总体规模不断提高壮大,发展迅猛,发展态势明显,已形成三大产业园区支撑,整车龙头带动、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后市场加快发展的格局。同时,扬州市新能源汽车紧跟行业趋势,基本形成覆盖制氢、储氢、电堆、燃料电池和整车研发制造等重要环节的产业链。同时他还提出了扬州市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设想,介绍了扬州市汽车产业的政策优势、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未来汽车产业规划等方面内容。希望企业、专家能到扬州开展实地考察,共谋合作,共同发展。

在记者提问环节,中国网、中文国际频道(CCTV4)、中国汽车报、爱奇艺、扬州报业集团、扬州电视台等媒体就本届大会对扬州当地政府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扬州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省科协服务地方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具体措施以及大会预计发布的前沿科技等关心问题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提问,在场专家和领导均给出满意的解答。

最后,扬州市人民政府张小辉副秘书长在总结中强调,大会各项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再次诚挚地邀请汽车轻量化行业的专家、媒体朋友共聚秀美的江苏扬州,共同商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共同谋划面向未来的节能、减排、轻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敬请期待。

关于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

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期打造的品牌性技术会议,大会一直聚焦汽车轻量化材料、结构设计、多材料连接、先进成形工艺与装备等产业化应用关键领域,探讨和分享汽车轻量化产业政策、产业发展技术路线,以及最新、前沿技术及趋势。历时14年的发展,已打造成为专业性、权威性、国际化、前瞻性的国际汽车轻量化交流与对接平台,得到汽车行业的高度认可。“2020(第十四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ALCE2020)”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扬州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9月21-23日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举办。会议邀请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家企业参会,分享高水平技术报告百余场,同期设有15000平方米展区,在整车/车身展区、先进材料展区、零部件展区、工艺装备展区基础上,首次设立涵盖车门防撞梁、车轮轻量化、座椅骨架、车门内外板、转向节/摆臂、三电系统轻量化、异种材料连接和轻量化概念设计的8个个性化展区以及国家重点专项成果展区、高校成果展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月13日,随着各大主流汽车集团2019年业绩财报陆续公布。汽车预言家了解到,受到2019年车市大环境波动影响,各大主流车集团销量及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出口102.4万辆,同比下降1.6%。其中乘用车出口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7%。

此外,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整车出口为101.2万辆,同比下降1.0%(因统计途径不一,故数据有所出入,本文以中汽协数据为准。)可以看出,尽管数据有所出入,但总体出口量维持在百万量以上。这是继2012年出口辆突破百万辆之后的第三次出口量突破百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出口量有所下滑,但出口金额达到16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换句话说中国汽车出口呈现“量下质上”的态势。

1

出口前十车企占总量84.6%?吉利增速最快

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102.4万辆,同比下降1.6%。这是继2012年中国车企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05.6万辆,2018年出口辆为104.1万辆之后的第三次超出百万出口辆以上。

其中,在102.4万辆出口量中,乘用车出口为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5.7%。

2019年前十家车企出口排名

根据数据进一步分析,2019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为:上汽、奇瑞、东风、北汽、长安、长城、吉利、江淮、沃尔沃和重汽。出口量分别为:28.5万辆、9.6万辆、8.6万辆、8万辆、6.8万辆、6.5万辆、5.8万辆、4.5万辆、4.4万辆和4万辆。

仅这十家车企的总出口量达到86.7万辆,占汽车企业总出口量的84.6%。在这十家上榜车企中,根据上汽集团年度报道显示,2019年海外整车出口及销售达35万辆,同比增长26.5%,销量继续排名全国第一,占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

除上汽集团海外业绩亮眼外,长城、吉利海外增速同样值得关注。在长城汽车方面,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全面进阶,海外业绩表现强劲,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劲增57.62%。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上涨66.61%。此外,长城皮卡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

吉利汽车方面,2019年全年出口量达5.8万辆,同比增长110.6%,成为十大排名中增速最为迅猛的车企。吉利汽车海外表现之所以如此抢眼,这与2019年吉利汽车在东南亚、东欧市场的积极布局有关。

受2019年全球市场宏观环境影响,奇瑞、江淮等出口量出现波动。尽管奇瑞出口量同比下降24%,但依然以9.6万辆的成绩位居出口车企亚军,领先于其他车企。根据数据显示,奇瑞汽车出口业务已经覆盖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50万辆汽车。根据奇瑞2025年出口规划显示,届时将计划出口达到50万辆,出口额达50亿美元,并且将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2

发展中国家为出口主市场?商用车连年稳增

根据中汽协以及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拉美和亚洲(除中国外)地区,数据显示出口总量占比65.10%。

从出口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仍是现阶段中国车企出口的主要集中国家。其中,墨西哥是中国2019年第一大整车出口国家,出口量达11.34万辆,同比增长3.4%,其次分别是智利、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出口量分别为7.68万辆、5.79万辆、4.21万辆。在市场增长方面,中国对欧洲市场及欧盟东扩12国的整车出口涨幅明显,分别为79.7%、115.6%。

2014年至2019年乘用车、商用车出口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中,商用车出口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5.7%。增幅高于乘用车整整十个百分点。并且根据数据显示,商用车出口量自2016年开始一直处于稳定上涨态势。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商用车出口量连年上涨且增幅高于乘用车,这与近些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密不可分。

“一带一路”倡议

根据资料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9月提出,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相关文件,这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开启。根据数据显示,“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仅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直接涵盖64个国家,参与政府间商业合作涵盖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涉及东欧、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并且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参与者。受“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推动,直接导致中国商用车出口的连年增长

3

海外市场业绩来源:整车、本地化产销、零部件业务

汽车预言家注意到,在这十家车企排名中,上汽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海外业绩达到35万辆,其中包括整车出口和海外市场销售。分析人士指出,上汽集团的海外业绩表现反映出中国车市海外业绩基本路线整车出口和车辆本地化生产。

尽管中国汽车集团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但从车企海外布局梳理来看,多家主流车企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有研发中心。

长城俄罗斯图拉工厂

以长城、吉利为例,2019年长城汽车在日本、韩国、印度、德国、奥地利、美国布局研发中心,实现全球化研发。长城汽车除了整车出口外,2019年6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独资设立涵盖汽车生产四大工艺的图拉工厂建成投产,这也是首座海外中国独资全工艺的工厂,同时推出哈弗F7。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具体来看,2019的长城海外营收总收入55.22亿元,同比增长66.61%。其中,俄罗斯、南非、沙特阿拉伯市场营收分别达到14.34亿元、10.82亿元、7.20亿元,分别同比大涨260.24%、46.0%和752.80%。

宝腾X70

吉利汽车方面,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来马来西亚的收益高达27.22亿元,同比猛增975.89%,其中,在东南亚市场方面,2019年宝腾X70累计销量近万台,过去一年增长上升率超过40%,市场占有率突破15%。宝腾X70挤掉长期以来的本田CRV销冠位置,成为最为畅销的紧凑型SUV。

此外,吉利在东欧市场方面,与长城的独资建厂不同,吉利选择与白俄合资建厂,年产能为6万辆。根据2019吉利业绩报显示,东欧地区收益为15.93亿元,同比增长157.7%。截至目前,吉利在白俄罗斯生产制造累计达到2.9万辆,除了在白俄当地销售外,同时也供应俄罗斯市场。

除了整车出口、当地生产销售外,2019年中国车企业绩中零部件海外业务也同样备受瞩目。2018年长城汽车将旗下零部件业务独立运营,2019年长城旗下零部件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走向国际,并且在欧洲建立电池生产工厂、零部件研发中心。在零部件海外业绩领域,上汽集团共建成95个海外零部件基地。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车企海外业绩已经由过去的整车出口发展到现在的当地销售到现在整体产业链的出口。

4

不依赖国际?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推动车企发展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两千五百万辆以上,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球产销第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市2018年出现下滑,2019年销量同比下降8.2%,中汽协预计2020年仍然维持低迷态势,更何况2020年开年又增加疫情因素影响。

中国车市车销量持续保持全球销量第一的情况下,也导致舆论认为中国车市出现饱和状态。根据商务部预测显示,2020年末中国车市保有量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保有量国家。这也意味着中国车市将趋于饱和。

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颜景辉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中国车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其中不乏国内市场发展饱和的因素。但与国内两千五百万辆的产销量相比,出口海外占比还是相当弱小。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车企不重视海外市场,中国汽车出口海外是自身国际化转型的需要,也是目前国内加国际双轮驱动的考虑。

颜景辉强调,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以发展中国家市场为主,这主要由车企产品自身定位和用户群体决定,中国汽车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现状也是以中低端为主。而把研发中心设在发达国家,一方面考虑到发达国家的研发能力,同时也是在为进军发达国家市场进行储备。随着中国汽车品牌产品力提升和全球化加剧,同时也看到部分汽车品牌也在出口欧美市场。

从目前来看,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薄弱,受中国汽车的进入使得当地的国家汽车法规逐渐健全。另外,正因为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也意味着车市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以东南亚市场为例,数据统计显示,东南亚拥有超过6亿人口,35岁以下的群体占比超过50%,这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相似。同时由于长期受日韩欧美廉价车普及,本地化的探索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可以说东南亚市场处于待开发状态。根据2018年数据显示销量突破470万辆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

同时,当地消费者对于SUV需求以及皮卡车型的热爱与国内极为相似,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成本相对较小。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引导当地群体消费习惯,例如宝腾X70在东南亚市场的取得销冠就是一项有力证明。

另外受“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中国车企出口国与中国意识形态相近,出口壁垒相对较弱。这也是中国车企出口的优势所在。至于中国车企出口,目前来看与国内产销占比相对较小,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内需型市场,与日本的严重依赖国际出口不同,中国车企在进行国际化转型的同时并不影响国内、国际的双轮驱动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在京发布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辅助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大发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政府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1年12月13日,2021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发展论坛(2021 ICV Test & Pilot Symposium,ICVTP)期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以下简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代表编制组正式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2020年9月,为促进和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业发展,发挥团体标准机制灵活、快速响应技术创新的特点,联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工信部装备中心)、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汽标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的支持下,依托CSAE团体标准平台,以联盟各工作组为支撑,落实联盟与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ICV分标委)就标准化工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合作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研究,并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20版)。

在《指南》(2020版)指导下,联盟以各个工作组为支撑,充分发挥凝练行业需求优势,产学研广泛参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发布13项CSAE团体标准,修订1项,累计立项47项,并适时开展相关标准政府采信、测试示范区应用、企业应用等多维度应用示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行、团标协同配套新型标准体系,快速响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联盟更新发布了《指南》(2021版)。

《指南》(2021版)以“3+N”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研究框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三横两纵”技术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基于“3+N”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研究框架,将重点推动建立多场景、聚焦典型自动驾驶功能验证的标准体系。“3”是指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涉及的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与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三大领域;“N”即“N类创新应用”,是指按照智能网联汽车不同应用场景,划分为智能网联乘用车、客运车辆、货运车辆及功能型无人车等多个研究专题组,分头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联合行业力量开展典型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先导示范应用,进一步发挥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对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3+N”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研究框架

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框架包括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三部分,根据各具体标准在内容范围、技术等级上的共性和区别,对三部分做进一步细分,形成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界限清晰的10个子类,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行业需求、技术发展趋势及团体标准工作定位,联盟在《指南》(2020版)梳理识别的93项团体标准项目和18项研究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增至212项团体标准项目和13项研究项目。与2020版相比,2021版主要在预期功能安全、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及创新应用、智能感知、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智能网联车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领域进行了更新,依托联盟相关工作组,开展上述关键领域的标准需求分析、标准子体系搭建及核心关键标准项目研究制定。

未来,在工信部装备中心、汽标委、CSAE的支持下,由联盟组织实施,与ICV分标委开展联合研究,与通信、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智能交通、道路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组织加强沟通协作,吸纳汽车、通信、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需求调研,进一步完善组织模式与标准研制流程,加强跨领域协同、宣贯与示范、国际化发展,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体系总体统筹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需求,不断更新、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有序推进团体标准研制与应用工作,以引导和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产品认证、示范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汽集团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整体上市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意义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意义在于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整体上市将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首先,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关注中国汽车行业,增加行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其次,一汽集团整体上市将提升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布局和推广。此外,一汽集团整体上市还将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升级和优化,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操作步骤

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操作步骤如下:

确定整体上市的时间和地点。一汽集团需要与相关的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整体上市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进行整体上市的准备工作。一汽集团需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资产负债表等进行全面的审计和核查,确保公司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制定整体上市的方案。一汽集团需要制定整体上市的方案,包括股票发行价格、发行数量、发行对象等。同时,还需要编制招股说明书和相关的法律文件。

进行整体上市的申请和审批。一汽集团需要向相关的证券交易所和监管部门提交整体上市的申请,并接受审查和审批。

进行整体上市的公告和推介。一汽集团需要发布整体上市的公告,并进行相关的推介活动,吸引投资者关注和参与。

进行整体上市的交易和配售。一汽集团需要与承销商和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和配售,确保整体上市的顺利进行。

完成整体上市的登记和结算。一汽集团需要与相关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进行合作,完成整体上市的股票登记和结算工作。

文章标签: # 汽车 # 中国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