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发布 新车发布

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新能源车 规划 2035

tamoadmin 2024-09-14 人已围观

简介1.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拒绝激进!新能源汽车“2035规划”这些目标都调低了3.“2035燃油车全员变混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靠谱吗?4.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超1.6亿辆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部署5项战略任务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11?月?2?日办公厅印发《新

1.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拒绝激进!新能源汽车“2035规划”这些目标都调低了

3.“2035燃油车全员变混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靠谱吗?

4.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超1.6亿辆

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部署5项战略任务

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新能源车 规划 2035

11?月?2?日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规划》提出,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加强高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技术攻关,推动小功率直流化技术应用。鼓励地方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

《规划》指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规划》指出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以及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此外还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拒绝激进!新能源汽车“2035规划”这些目标都调低了

影响未来1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的规划方针终于正式露面了。实际上,11个月前,《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就已经发布,业界对于政策的大致方向都已经有所知悉。

拒绝激进!多项关键指标调整

变化一:《规划》2025年发展目标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意见稿》为25%左右!

据消息人士透露,《规划》中新车销量占比是反复斟酌的结果,“《规划》不再像之前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样,设置具体的销量目标,而只是划定了一条销量比例的‘线’,这本身是对前几年盲目追求规模的反思。”

此外,该消息人士还调侃道,“保守点,也有利于超额完成任务。”

变化二:《规划》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意见稿》要求是“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 汽车 。”

变化三:《规划》不再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标准。《意见稿》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2.0升/百公里。”

这一调整,应该也与近期发布的节能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原因类似,鼓励多种节能技术路线共同发展,不再硬性要求,拔苗助长,进而产生更多不确定风险。

变化四:《规划》提出“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 汽车 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意见稿》的表述是“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 汽车 通行、使用等优惠政策。”

在电池中国网看来,将“通行、使用”改成“停车、充电”虽然只变换了四个字,但意义完全不一样了。目前新能源 汽车 ,尤其是电动 汽车 在一线、二线等限行、限牌城市销量好,主要是有通行、路权、牌照的政策支持,而未来不再给予通行、使用优惠政策,可能会影响在这些城市的销量。

当然,这一《规划》针对的是远期政策方向,考虑到5年甚至10年后,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已经非常高,届时再给予“通行、使用”优惠,预计会增加交通负担,转而给予“停车、充电”优惠,还能继续支持产业发展。

新增多项内容 安全和质量更受重视

新增一:在创新驱动方面,《规划》提出,“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其中,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是相对于《意见稿》新增内容,这也是对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 汽车 、HEV等多种节能技术路线的肯定。

新增二:在“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环节,《规划》提出“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检测。”

新增三:“深化行业管理改革”方面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 汽车 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推动完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优胜劣汰。”

避免产业链盲目跟风投资、造成资源浪费预计是总基调,同时对僵尸企业的退出机制也将建立。

新增四:在“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方面,《规划》提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攻关机制”。预计后续在产业创新支持政策或措施上,对于动力电池产业链头部企业,会不会有一定倾斜,尚不能确定。

此外,还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以及立法等新增了相关内容,将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提上重要位置。

电池中国网把2019年12月发布的《意见稿》与刚刚发布的《规划》调整、变更主要部分摘录如下,供各位了解《规划》的主要方向及变化。

“共享化”在前几年提到较多,被认为是 汽车 “新四化”之一,而《规划》已经将“共享化”删除。在我看来,删除“共享化”可能是考虑到其应该算是一种商业模式、形态,而非技术变革。

《规划》在创新驱动上增加了“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而不再唯纯电动独尊。

《规划》还将《意见稿》中的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单独拿出来,放在第三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重点论述。

这里主要调整的就是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由25%降至20%,同时删除了“智能网联 汽车 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

另外,《规划》还增加了充换电、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等内容。

《规划》提出了“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攻关机制”,这一点或许值得注意。另外,这里再次提到了“不同技术路径”,也是对多种技术路线的肯定。

《意见稿》中的“以资本市场依托,发挥各类基金的协同作用,推动新能源 汽车 整车、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规划》中被删除。但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第八章第一节“深化行业管理改革”中提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规划》新增了“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检测。”以及“鼓励行业组织加强技术交流,梳理总结经验,指导企业不断提升安全水平。”

《规划》新增了对氢燃料安全研究,以及全产业链的安全监管。

《规划》还提出,充分发挥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部门任务分工,加强新能源 汽车 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业在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抓紧抓实抓细规划确定的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优化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协调组建行业跨界交流协作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加强跟踪指导,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2035燃油车全员变混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靠谱吗?

10月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指出“2035年全部传统能源乘用车都变成混动”的愿景。这样的展望是否又是一次需要后期修正的激进尝试?倒也不尽然。

大约一个月之前,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组组长王秉刚曾公开表示,“不建议全面禁售燃油车,混合动力车需要推广”。显然,刚刚发布的技术路线图2.0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样的思路。用力过猛了吗?看看路线图细节就能略知一二。

就宏观规划而言,这次的路线图有三大要点:

1.2035年时,争取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各占市场一半份额;

2.整个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另外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也达到100万辆的规模;

3.传统能源动力的乘用车全部发展到混合动力阶段,且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少于50%。

显然,考虑到政策调节市场的能力,这些规划实现起来甚至都没有难度。不过,再往下看看未来对节能汽车的要求,用力过猛的倾向还是渐渐露了出来:

1.203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含新能源)压缩到2L/100km;

2.传统能源汽车(不含新能源汽车)平均油耗达到4L/100Km;

3.混动动力乘用车4L/100Km。

就算按照理想化的工信部测试标准来计算,第二条的要求也有些苛刻:如果不强制引导人们换新车的话(强制人们换新又可能牵扯到其他法律问题),当下越来越难发掘的内燃机/混动系统潜能,显然不易使新车平衡老车型更高的油耗;更何况,现在市场的主流还是SUV这种自重、行驶阻力都不小的大家伙,想把它们的工信部油耗压到这个水平以下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技术进步的脚步没有及时跟上,这样的展望显然还会再调整。

而在充电基建方向的展望,目前来看还是很务实的。策略上,新路线图提出了“慢充覆盖、快充/换电网络化部署”的方案,针对充电配置高低有别的车型都很友好;规模上,新路线图又要求2035年实现慢充端口1.5亿个以上、公共快充端口146万个,进一步扩大充电的便利程度。随着电动化汽车的不断普及,这个数字也许还会继续上升。

那么,纯电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会因这次的路线图受到影响吗?大概率不会。虽然新路线图的要点中没有提及它们,但显然这不代表不继续发展,只是没啥要说的而已……

由于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们下面暂且分阵营来展望一下。

日系:毫无疑问,丰田将成为这次技术路线图下的最大受益者:此前,丰田已经开放了不少混动专利的使用权,前不久与广汽牵手便是一例;与此同时,除了出售技术使用权,丰田自家的各种派系新能源车型(包括氢燃料电池车)也将在国内市场陆续补全,两头的钱都能挣。本田系的情况稍微单纯点,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共享i-MMD等技术的计划,只能从已有车型增加收入。而像日产这类更倾向于纯电技术的品牌,影响应该不大。

美系:福特的电动化才刚刚起步,后续发展情况暂不明朗,我们暂且先不谈;FCA同样没有步入正轨,销量也不争气,也先不表。剩下的传统车企,似乎只有通用一家了。就目前的动态来看,主攻乘用车的上汽通用似乎对混动技术不太感冒,在这一领域应该还是会基于三缸机体系发展。换言之,也许上汽通用会在Ultium技术体系实用化后收获很多,但这与混动车型的前景关系不大。

德系:在目前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几个德系品牌中,大众是最致力于纯电动化的一个,反倒是旗下的奥迪和保时捷更愿意发展混动技术;如果把轻混技术也算上,BBA目前至少都在设法普及所谓的“节能汽车”发展,并见缝插针地推出一些纯电车型(其中宝马起步略慢)作为补充。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这些德系品牌会和来自美国的对手一样,在“203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含新能源)压缩到2L/100km”这条上贡献更多。

写在最后

对于这次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我们不妨以5年左右的时间一步一步看它的发展:就像之前分析中英新能源发展异同时提到的那样,我们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规划一直存在缺失,这次算是一回大胆尝试。至于路线到底有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突然转变,也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超1.6亿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29日在海口参加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第三期时表示,预计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超过1.6亿辆,其中纯电动车比例逾九成。

在分阶段目标上,吴志新说,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行业共识,未来15年汽车电动化将加速发展,市场占有量会快速提升。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辆,销量占比大致在15%到25%之间;2030年保有量会超过8000万台,销量占比在30%到40%;2035年保有量会超过1.6亿辆,销量占比50%到60%,纯电动车占比在90%以上。

在安全方面,他表示,当前电动汽车每万辆车自燃数是0.9到1.2辆,传统汽车是每万辆车2到4辆。但未来对电动汽车安全性能还要提出更严格要求,希望到2030年达到每万辆车0.1辆的安全水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部署5项战略任务

《规划》部署的5项战略任务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排在首位。辛国斌介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规划》部署,要构建新型产业生态。辛国斌说:“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规划》还部署,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辛国斌表示:“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同时还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

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 汽车 比例不低于80%。关于远期目标,辛国斌说:“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占比要达到车辆总销售的20%左右。2035年,我国新能源 汽车 核心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规划